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网站logo
郑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3年工作总结与2014年工作计划
来源:本站  时间:2015-02-26 00:00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文广新系统深入贯彻学习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三大主体”工作的总体部署,站位全局谋发展,务实重做求超越,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各项工作呈现出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有力地服务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2013年工作情况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我市借助创建活动,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荣获了首批示范区称号。11月6日—8日,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在上海浦东召开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我市作为第一批示范区创建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标志着我市自2011开始的创建工作取得圆满成功,也标志着我市以文化惠民为核心内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通过两年来的创建,成绩是突出的,为我市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完善。总投资约6.1亿元、设计藏书量240万册的郑州市图书馆新馆作为郑州市新的文化地标已经建成,部分场馆试运行近半年来效果良好,尤其是春节期间克服困难、坚持开放、举办多项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群众的欢迎;郑州美术馆、郑州市群艺馆均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荥阳市分别投资2亿元建成了新“两馆”,金水区投入150万元对两馆进行了重新装修,二七区专门拿出200万元租用和装修了新图书馆,登封市用40余万元对图书馆软硬件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全市12个县(市)、区的文化馆、图书馆全部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全市114个乡镇(街道)建成综合文化站;全市建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560个、农家书屋2288个、公共电子阅览室787个、农村文化大院2100个,全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

文化惠民工程贴近基层服务民生。“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共完成演出1000场,群众反响强烈;全市1960个行政村平均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年度工作任务如期完成,观影群众达260多万人次;全市新建公共电子阅览室200个,新建、改建新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00个项目;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拓展;全年全市205家图书馆、群艺馆、美术馆、文化站共开展讲座、培训、展览等活动1200多场次,受益群众达110多万人次。

群众性文化活动推陈出新。围绕“三大主体”工作,市群艺馆推出了大型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情韵郑州”四季风,举办文艺汇演、专家讲座等活动300多场,把思想宣传工作与百姓文化生活紧密结合,在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群星讲堂”、2013河南国际民间艺术周、农民工艺术培训基地、“市群星奖”评选等群众文化活动项目共举办专题讲座、动漫展播、有奖征文30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40万余人;市直机关艺术培训活动计划周密,组织得力,好评如潮;“金水都市舞蹈节”, 二七区“礼乐中国”、管城、惠济、高新区民间文艺展演,荥阳市象棋艺术节,新郑“周末大家乐”,中牟西瓜文化艺术节等文化品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此外,第十届绿城读书节举办“ 十佳书香家庭评选”、“绿城读书讲座”等18项活动,在全市营造了“尚学、好学、善学”的良好文化氛围;全市文化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志愿服务优秀单位”,全国仅有19个城市获此殊荣。

非遗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续加强。在完善非遗保护制度基础上,积极做好省市级保护名录整理、评审工作,完成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目前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个、省级项目已达到40个、市级项目149个,编辑出版了《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籍和《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邮票典藏》邮册。

(二)文艺精品创作再创佳绩。

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收获大奖。《水月洛神》继去年10月份在文化部主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获文华(hua阳平)优秀剧目奖以及编剧、编导、舞美、表演等多个单项奖后,今年元月份又在2013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评选中,入选“十大精品剧目”,这是我市继《风中少林》荣获该奖后,又一次获此殊荣;此外,在“十艺节”上,我市创作的舞蹈《手舞四季》、河洛大鼓《劝人要有好心态》获得全国群众文化政府最高奖“群星奖”。我市文艺精品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取得的成绩为全国省、市一级地方所罕见。

新郑市豫剧团创排的《真假牡丹》在省文化厅举办的“第三届县(区)级民营文艺院团戏剧大赛”上获得河南文化剧目二等奖。精品剧目演出邀约不断。舞剧《水月洛神》不仅连获大奖,演出邀约更是全年不断,今年先后在国家大剧院、长安大剧院及新疆、澳门演出40多场,引起轰动、广受赞誉,提高了郑州的美誉度和文化影响力;豫剧《斗笠县令》作为癸巳(guǐ sì)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专题文艺晚会成功演出,国家省市领导观看演出后给予高度评价。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于去年12月份在广东佛山连续演出两场,场场爆满,受到了当地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

文艺创作呈现出新气象。豫剧《都市阳光》创作已进入了排练阶段,被省委宣传部列入2013年“中原人文精神精品工程”重点项目,并受到文化部主管领导的高度认可;大型动画连续剧《黄帝史诗》制作顺利推进。由国家一级编剧、郑州市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王明山创作的戏曲电影《李祥和的婚事》在河南人民会堂奥斯卡影院连续上映,是戏剧艺术精品电影化的一部佳作,受到观影群众一致好评。

(三)文化产业取得新增长。

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初具规模。目前,我市已规划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1个;郑州国家动漫创意产业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河南基地)和郑州动漫产业基地已经基本建成,其中入驻国家基地87家,入驻郑州基地14家,成为我市动漫产业发展的两大产业聚集区。高新区、惠济区、金水区专门设立文化产业扶持资金,支持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据统计,2013年,我市动漫企业生产的18部动画片(总时长10674分钟)经国家广电总局制作备案公示,14部动画片(总时长5460分钟)取得发行许可证,2部动画片(总时长约1196分钟)被广电总局推荐为优秀国产电视动画片。

文化产业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郑州动漫“小樱桃”、“快乐星球”等在国内已具有较强的知名度,带动了相关衍生产业的发展;《风中少林》、《水月洛神》和《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成为演艺精品力作;节会品牌影响扩大,2013郑州图书交易会吸引北京、天津、上海等十余个省市的200多家出版、发行单位参会,交易总额达到2个多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行业快速发展。我市印刷、发行、电影行业等各项经济指标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电影放映经营单位到达33家,票房收入2.6亿多元;发行单位达到1606家,注册资本近20亿元,销售数量31.5亿册(张盘份),销售总额42.5亿元;全市印刷复制企业达到659家,产值69亿元,利税1.4亿元,年利润总额4.7亿元;互联网上网服务单位达到1013家、歌舞娱乐场所达到255家、电子游艺场所达到234家。

(四)舆论引导能力得到新提升。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全市广播电视媒体做到了重大政治事件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重要工作深入宣传、广泛发动,重大活动精心策划、营造氛围,为全市中心工作的推进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有力的舆论支持。一是围绕“三大主体”工作突出宣传效果。开办《瞩目郑州新区》、《国家战略——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挑大梁 走前头》、《两环十五放射》、《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全球大力士赛》等180多个专题栏目,全面、深入、系统地宣传、报道市委市政府各项重点工作;圆满完成全国、省市两会等重要会议和历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任务;二是充分发挥媒体助政功能。先后完成了煤矿安全、十字路口交通、城市卫生等42个方面问题调查暗访,给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先后推出了《九类违法车辆综合整治》等一系列有影响的民生报道;三是外宣创优工作再创佳绩。外宣创优工作保持全省领先。郑州电台在中央广播电台发稿量连续十三年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电台发稿第一名;郑州电视台在中央电视台播发稿件数量持续领跑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四是全年实现安全播出无事故。始终把安全播出放在首位,坚持制度,加强管理,确保 “双节”、“两会”及重要会议等重要保障期的安全播出,连年实现全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无重大责任事故。

(五)文化市场监管水平得到新提高。

一是市场监管机制完善。实行分级管理,制定了分包联系责任制,实行执法人员“全员执法、全天备勤”,确保日常检查的长效性;充分发挥12318举报电话和网络监控平台的作用,全天24小时受理群众举报。二是扫黄打非成果显著。积极发挥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各级“扫黄打非”工作部门开展集中行动240多次,出动执法人员21680人次,取缔违法出版物市场、摊点95个,查办案件46余起,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98155张(盘、册);成功破获查处“9.08”销售违禁非法出版物案,收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非法出版物及盗版侵权非法出版物共计6.6万多册;三是依法行政工作成绩突出。多年来,我局坚持依法行政目标管理制度、卷宗评查制度,修订完善依法行政规章制度,多次得到国家、河南省业务主管部门的表扬和肯定,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度“全国新闻出版广电系统依法行政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新组建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次全国范围内表彰先进集体。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巩义市、金水区、惠济区等单位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在全省、全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比中获奖。

(六)改制遗留问题取得新进展。市歌舞剧院、市曲剧团、市豫剧团、市杂技团改制工作基本结束,激发了内部活力,提高了市场运作水平;通过与市委市政府积极沟通、协调,凤凰电影院改制遗留了12年的问题取得突破,市政府印发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解决我市文化体制改革遗留问题的会议纪要》等政策文件,明确了解决凤凰电影院遗留问题的职责分工、转移办法和时间节点等,推动了有关遗留问题的解决。

(七)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坚持以“一学三促”为抓手,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20项规定,聚焦“四风”查摆问题,发扬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精简会议,改进会风,厉行勤俭节约,压缩“三公”经费,坚决按标准和要求清理办公用房,压缩一般性开支,接待费大幅下降,形成了从简节约、务实高效的风气,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市本级除保留一项审批项目外,全部下放县市区; “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建设取得实效,积极为驻村群众开展义诊送健康、送戏进村、送文化下乡等实事10余项,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受到当地政府、群众的一致好评。

总之,一年来,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投身于全市文化建设之中,勇于开拓,务实求进,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新闻出版依法行政工作、版权保护工作、广播电视创新创优、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等多项工作受到国家、省厅(局)的表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座同志们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全市文广新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付出的结果;这些荣誉的取得也为今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我代表局党委,并通过在座的各位同志,向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致意!

二、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大主体”工作总体部署,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为目标,推动文化发展与繁荣,提升郑州文化软实力,为郑州都市区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关于今年的工作,在2014年工作要点里已经基本明确,在这里再强调一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文化改革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全市文广新系统要把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今年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要用讲话精神统领全年文化新闻出版工作全局。一是要深刻领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的论述,坚定全体文化工作者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二是要深刻领会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论述,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引导力,提高感染力,发挥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郑州故事;三是要深刻领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论述,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四是要深刻领会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工作的论述,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二)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深入推进全系统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按照中央、省委的统一部署,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马上就要在全市范围内展开。全市文广新系统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制定周密方案,明确方法步骤,认真组织实施。一是要按照中央、省市委的总体安排和要求,认真学习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切实增强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推动全系统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水涨船高的效果;二是领导干部要切实当好表率、做好榜样,要带头听取意见、带头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确保教育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三是聚焦“四风”解决突出问题,扎扎实实走好群众路线。要着力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推进“走转改”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提倡鼓励编辑、记者、文艺工作深入基层蹲点,汲取群众养分,坚决克服工作中脱离实际、不接地气、自娱自乐的现象,坚决防止“运动式的假大空、守旧式的惯性思维、敷衍式的走过场”。 四是要切实做好结合文章,做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当前各项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要把教育实践活动与全面深化改革结合起来,与完成好单位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基层基础增活力、改革创新有突破。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过硬的工作作风,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

(三)巩固提升示范区创建成果,全面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深入推进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提高标准,完善内容,巩固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紧密结合郑州都市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提升和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进一步落实县、乡文化场馆建设标准和设备配置标准,抓好村级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升级改造,统筹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等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和社区延伸。二是贴近群众,贴近基层,全面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能力。继续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舞台艺术送农民、更新100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及设备、扶持200支民间特色队伍、培训1000名基层文化骨干等文化惠民工程;继续扩大文化馆(站)、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免费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标准,充实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全面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水平;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市民群众文化需求,全力打造“情韵郑州·四季风”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以“绿城读书节”为载体,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三是明确重点,统筹推进,加快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建设郑州西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为契机,重点推进郑州大剧院、文艺院团办公排练中心、新群艺馆、广播电视发射塔规划建设工作,满足市属文艺院团演出、排练发展需要和广播电视信号的发射需要,解决偏远地区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

(四)加强文化精品创作生产,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文艺创新提升和文化普及惠民两手抓,为人民群众生产更多、更优秀的文化产品。一是积极推进《水月洛神》、《风中少林》、《斗笠县令》、《清风茶社》等文艺精品的市场运作力度,重点加快豫剧《都市阳光》等剧目的创作、排练。二是积极推进动画电视连续剧《黄帝史诗》、电影《快乐星球大营救》等一批影视作品的创作。三是着眼长远、整合资源,搭建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平台,策划组织郑州印刷包装产品博览会、中原动漫嘉年华等一系列高端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节会,提高我市对外文化交流的整体水平和文化影响力。

(五)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着力提升郑州文化软实力。认真组织实施《郑州市“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文化软实力。一是重点推进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郑州动漫产业基地、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石佛艺术公社产业园区、百汇地文化产业创意园区、快乐星球文化产业园区等基地园区建设;二是认真落实鼓励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作品原创、技术研发、人才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三是重点培育出版印刷发行、演艺娱乐、影视制作、动漫游戏、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会展、艺术品和工艺美术等8大优势文化产业;四是培育市场主体,深化文化单位改革,激发经营性文化单位内在活力,逐步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动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

(六)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不断提升新闻媒体舆论引导能力。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和“三大主体”工作,提高新闻策划能力,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广电新闻媒体助政作用,为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营造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全市上下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凝聚力;二是要坚持新闻立台,提高新闻策划能力,强化热点事件引导,严格新闻从业人员管理,严格访谈类节目管理,杜绝各类灰色低俗节目,提高报道格调;三是加强行业管理,确保安全播出,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积极推进全市数字影院建设。
(七)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文化市场环境。坚持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一是以封堵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出版物为重点,始终保持扫黄打非的高压态势,坚决防止非法、有害出版物在我市运输、制售、传播;二是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制度体系建设,精心打造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体系;三是强化培训,建立机制,提高网格管理人员完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执法;四是严厉打击侵权盗版活动,积极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提高全民版权保护意识,深入开展版权保护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宣传教育工作。

(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文化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文化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要加强人才建设,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要不断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基层专业文化人才培养工程;要创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建立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为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要重点培养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文化艺术领域领军人才和复合型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为郑州都市区文化建设提供文化人才支撑。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