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网站logo
推介丨西泠群英:赵朴初
来源:本站  时间:2020-12-15 10:12



赵朴初(第五任社长)



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居北京。杰出的佛教领袖、书法家、社会活动家,自幼酷爱诗词及书法,而后从事佛教和社会救济工作。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民政部副部长、人事部副部长,上海市政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等职。赵朴初先生生前十分关心西泠印社建设,多次在京听取汇报,指导工作。1949年任上海临时联合救济委员会总干事,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常委、副主席,亚非团结委员会常委。1980年后,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主席。他的影响遍及海内外,尤以宗教家为甚。他的书法以行楷书最擅长,脱胎于李北海、苏东坡,结构严谨,笔力劲健,雍容宽博,透出一种佛家气象。1983年起任西泠印社名誉社长,1993年起任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长。1996年,他闻知《西泠艺丛》即将复刊,寄来5000元人民币资助。1997年为筹建中国印学博物馆,他上书国家有关部门建议给予扶持,并为中国印学博物馆题写馆名。



一、护持文艺重西泠


“在我的心目中,他似乎是个幻化了的人物,不但性情、人格极其完美,文才、诗思更是令人倾倒。他是位居士,佛学禅理造诣之深,自不用说,养身修心超然妙术,更是令父亲咂舌。”

——傅抱石女儿傅益瑶心中的赵朴初


赵朴初任社长以来,求真务实,身体力行投入社内工作及建设,从关心《西泠印丛》的编辑事宜、捐款资助这样的小事开始做起,对印社的直接影响和贡献,有两件大事尤为人称颂。


第一,是获批和筹建中国印学博物馆。建立中国印学博物馆一直是西泠印社人的夙愿,可限于诸多原因,此事迟迟未能立项。据曾为西泠印社副社长、杭州市文化局局长的胡效琦回忆,1994年,他与印社副秘书长黄镇中先生赴京向朴老汇报此事,请朴老出面向中央有关部门沟通申报,朴老立即应诺。事后朴老写信给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分管文教工作的李铁映同志。尔后,此信由李铁映批转交办给国家计委与国家文物局,很快项目就落实了,国家计委将专项拨款五十万作为建馆的补助经费,接着杭州收到了国家计委的批准行文和国家文物局批准建立定名为“中国印学博物馆”的文件。

1999年9月26日,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印学博物馆——“中国印学博物馆”在杭州西泠印社孤山社址落成开馆。为庆祝中国印学博物馆成立,赵朴初社长亲笔题写馆名。



行书轴 赵朴初 39x20.5cm 纸本



第二,是西泠印社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西泠艺报》记载“1990年积极申报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成为西泠印社办公室的主要工作之一。2001年6月又提出第二次申报方案,终于如愿以偿。”在朴老的力荐和印社努力下,2001年6月25日,西泠印社孤山社址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二、赵朴初与启功:返璞归真 仁者相知


启功和赵朴初同是诗人和书法家,他们交往中常有诗词唱和,也成为书法界的佳话。

1997年春节前夕,山东菏泽园艺家晁中继从自家的牡丹园里选了两株盛开的白牡丹,移植在花盆中,专程来北京给朴老和启老拜年。不巧,朴老因病住进了北京医院,在夫人陈邦织女士的帮助下,把牡丹送进了医院。数九寒天,朴老在病房中看到生机盎然的牡丹,十分惊喜和感动,即兴挥笔,作了一首七绝,赠给晁君:“正是一年将近夜,不期病室现三春。感君巧夺天工手,为我争来粉黛新。丙子除夕作。”晁先生把另一盆牡丹送到启老家中,并把朴老的诗展示给启老,启老十分高兴,立即和诗一首,用日本软笔写给晁君:“南国水边初一见,燕都今作满园春。纷纷黄紫看曾惯,诗老高吟雪色新。”



行书龙门联 赵朴初 178×42cm×2 纸本


牡丹花的花期很短,过了两天,朴老盆中的花开始掉花瓣了,洁白的花瓣散落在地上,被朴老珍惜地拾了起来,“置之案头,对立终日”,反复把玩,又吟诗一首:“碎玉偏留眼,余音特恋人。落花良有意,片片叩诗心。丁丑正月初二日。”从诗文的字里行间,看出二位老人心心相印,对菏泽牡丹的钟爱,对大自然的钟爱,也透射出二位仁者、智者的宽大胸怀。




西泠印社社藏精品展


— 展览地点 —

郑州美术馆新馆 第七展厅

— 展览时间 —

2020.10.25至2021.02.28

— 主办单位 —

西泠印社

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

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承办单位 —

中国印学博物馆

郑州美术馆(郑州画院)

河南印社




文章来源:

西泠印社官网

侯刚:【壹周】西泠峰骨——纪念吴昌硕诞辰170周年暨西泠印社历任社长作品展系列报道(二)

文字整理:石方君、华一帆

版面编辑:宋镒臣

内容校对:袁玥

责任编辑:公共文教部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