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网站logo
郑州文化馆开展“智韵琴音”智能时代古琴艺术传承与创新培训
来源:本站  时间:2024-12-05 17:09

为彰显古琴艺术在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1128日——29日,郑州文化馆开展了“智韵琴音”智能时代古琴艺术传承与创新培训。

28日上午,郑州文化馆书记、馆长梁晓华,副馆长陈志颖、李娇,河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梁春杰,河南省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王献东,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古琴学术委员会理事吕小平等嘉宾出席了开班仪式。会议由副馆长陈志颖主持,副馆长李娇首先发言,她指出古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传统音乐文化要传承与发展,就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文化消费需求。专家代表梁春杰、王献东、吕小平也先后发言,专家们认为通过培训让参与学员全方位浸悟古琴艺术精髓,推动古琴艺术在智能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最后,郑州文化馆馆长梁晓华致辞,他对前来参加的学员表示欢迎,并表示此次活动的意义深远,它不仅是古琴艺术在新时代传承与发展的积极探索,也是郑州市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希望全体学员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琴艺术的历史、文化和技艺,积极传播古琴艺术,为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有热爱古琴艺术的社区文艺骨干、市民、学生等30余人。

培训现场,专家老师们首先介绍了古琴的历史沿革、制作工艺、音乐理论等基础知识,帮助学员全面了解古琴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教授了古琴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左手指法、右手指法、音色控制等,并通过一对一辅导、分组练习等方式,帮助学员提高演奏水平。培训选取了《沧海一声笑》《晴空月儿明》等经典古琴曲目,进行详细的曲谱解析,指导学员如何正确解读和表现曲目的情感和意境。通过讲解古琴曲目的文化背景、历史故事,以及古琴音乐与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的联系,提升了学员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与传统古琴培训不同的是,此次培训将智能科技与古琴艺术相结合,授课专家向学员介绍了智能科技在古琴艺术中的应用,如利用软件辅助学习、虚拟现实体验等,让学员感受到了古琴艺术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奇妙之处,并探讨了古琴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教育模式推广策略,鼓励学员在各自社区和校园内开展古琴艺术普及活动。

29日下午,学员在培训后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古琴演奏实践成果展示,通过精心准备的曲目,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用古琴的悠扬之声传递出时代的韵律。完成培训课程并经考核合格的学员获得了古琴艺术传承与创新培训结业证书。

此次培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探索了新的路径。郑州文化馆将继续致力于推广古琴艺术,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古琴音乐的独特魅力,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