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丰富乡村儿童文化生活,提升青少年艺术素养,4月20日,郑州文化馆“送文化下乡”公益课堂活动走进新密市王沟村,为当地20名孩子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蓝晒艺术体验课。本次活动特邀中国美术学院硕士、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雕塑摄影专业教师刘永担任主讲,带领孩子们探索传统摄影工艺的独特魅力。
作为高校专业教师,刘永老师结合自身艺术创作与教学经验,用生动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蓝晒工艺的历史与原理。蓝晒法源自19世纪的古典摄影工艺,通过阳光与化学药剂的反应生成蓝色影像,因成像呈普鲁士蓝色而得名,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刘老师表示:“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让孩子们感受到艺术与自然的奇妙联结,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观察力。”
课堂上,孩子们在刘永老师的指导下,亲手调配柠檬酸铁铵和铁氰化钾溶液,将混合药水涂刷在画纸上,再放置树叶、花瓣等自然素材进行日光曝晒。随着清水冲洗,一幅幅蓝白相间的影像逐渐显现,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原来不用相机也能‘画’出照片!”一名参与活动的学生兴奋地说道。
王沟村村委会负责人对此次活动高度评价:“公益课堂不仅让孩子们接触到高端艺术资源,也为乡村文化教育注入了新活力。”郑州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多样化文化下乡活动,将优质美育资源送至更多偏远地区,推动城乡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
据悉,本次课程作品将在王沟村文化广场展出,部分优秀作品还有机会参与郑州市级少儿艺术展览。活动结束后,文化馆还为孩子们赠送了蓝晒工具包,鼓励他们继续探索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