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网站logo
中原年俗文化论坛探讨“新时代的春节民俗生活”
来源:河南文化网  时间:2015-02-25 00:00
?
?
?
论坛现场,传媒界、商界和民俗研究界的几位专家探讨新时代的春节民俗生活
观众在认真听取专家讲解

年味儿在变。在上一场的中原年俗文化论坛中,我们试着寻找逝去的年味儿。

而新时代的生活节奏需要新的民俗生活。1月31日,论坛第二场继续开讲,传媒界、商界和民俗研究界的几位大佬和广大市民一起寻求创新,探讨“新时代的春节民俗生活”。

逝去

传统的主流变成了“艺术”

“过年你要玩什么?”主持人现场提问。

孩子们回答放鞭炮,年轻人回答买零食、玩手机,一位老人则很怀旧,说一定要整一套十二生肖卡。

“现在,很多人过年过节的消遣方式改变了。”在灯笼张第七代传人、汴京灯笼张民间艺术博物馆馆长张俊涛看来,如今的灯笼,多数已成为一种符号。

他说,他们那代人,小时候过年都是拿着灯笼到处晃。而现在的孩子,拿手机、平板电脑也很快乐,没必要满街跑着玩儿了。作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他直言,现在,传统民俗手艺的阵地正在被压缩。

“我们做公益性的博物馆,用我们家的老宅子改造来的,利用我们的平台,让所有关注传统文化的人有一个阵地。”他说,希望用这样的平台让更多人关注我们的传统,留住我们的手艺,守望回家的路。

趋势

从“冬天过年”到“天天过年”

河南商报社社长、总编辑孟磊认为,这几年老百姓关注的就是品质化、个性化、特色化,像张俊涛这样的手艺人永远都有其存在价值,“机器一开,几万、几十万元的灯笼生产出来了,大家拿的都一样,没有趣味,张老师做的就不一样。”

“喜欢篆刻的都知道,中国最早记录文字就是你们的事儿。”孟磊举例,在人类早期,记录一件事,就在动物的壳或者骨头上刻上字,这在当时是社会的主流;后来有了毛笔,甲骨文就失去了主流地位,上升为一门艺术——“篆刻”;再后来,印刷诞生了,毛笔又上升为一种艺术——“书法”。

孟磊说,29年的职业经验让他感到过年的报道越来越难做。“为什么难?因为现在有两个现象,第一是天天过年,第二是年不像年。”

他认为从农耕时代诞生的“冬天过年”习俗,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在,正发生质的变化,“现在工业化、信息化社会都来了,大家天天过年。”

创新

变的是形式 不变的是情结

“也就是说,现在过年既有传统文化的符号,又有与时俱进的内容。”孟磊说。

对此,大商集团郑州地区集团副总裁杨旭东深表赞同,“我是上海人,到了春节像候鸟一样要回家,吸引我的是血缘、亲情。而买各种各样的东西吃只是让自己的嘴不闲着,两者满足的需求不一样。过年的情结没有变。”

河南锐之旗集团董事长李少杰也认为,不变的是过年和亲人相聚的感觉,变的只是形式。有小朋友说过年要放鞭炮,其实从2014年开始,放炮的就明显少了,因为环境变化了,雾霾太严重了,大家都不想放鞭炮了。

而对于年俗的创新,在信息化时代,李少杰认为网络公司更有发言权。他举例说,2014年是移动互联网的元年,微信红包的推出,把过年发红包的习惯改了;百度大数据的推出,可以精确判断用户的搜索习惯、消费习惯,进而为商家和用户定制有针对性的推荐。

碰撞

新的消费需求带来产品革新

通过和几位嘉宾的交流,杨旭东说,他意识到手工艺品和工业品的关系,把文化的价值放到产品里面去,或者稍微做一些改变,就有可能带来物质改变、精神改变。

“消费需求变化了,最近我们也在研究企业定位。”杨旭东说,把我们传统的民俗利用互联网、实体店、平面媒体进行传播,把消费串起来,新的经营方式就找到了。

对于文化产品创新的讨论,孟磊作了总结。他说,媒体可以和张俊涛联手开发带有标志性、符号性的产品,和李少杰联手开发更适合互联网的东西,和杨旭东联手,在超市做文化性的普及,这恰恰是一种新产品的诞生、新消费需求的诞生。

预告

论坛时间:2月7日9:00~12:00

主题:《记忆:非遗传承与文化创意产业未来》

领票方式:可于论坛当天到河南博物院志愿者之家免费领取,亦可拨打热线电话(0371-63582521)免费预订。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